潘麗娟 《暖心的回味》 加拿大

        1972年秋,我跟隨著父母親到邊和育德中學念初中一。在那裡我認識了很多從外地來的老師和同學,我們一起同吃同住,朝夕相伴,其樂融融。還記得每天一早起來可以在天台觀賞朝霞,傍晚目睹雁群排成人字形在燦爛的晚霞下飛過的美景,嘆為觀止。晚餐後,我們常常三五成群,談天說地,然後各自溫習功課。睡前是我最開心的時候,因為我有機會跟陳芳美老師學習舞功;隨後同她一起看月亮數星星。

        每逢週末做完功課,我喜歡去同學家串門。還記得經常去何竹如家的後門跟她聊天,去呂建華家的檔口跟她一起看鋪,有一天她帶我去吃我從沒嚐過的清補涼,此後我每次吃清補涼都想起她。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去陳十二的家,她父親陳漢良董事問起我的名字,我答“潘麗娟”。他便說我的祖宗很富有,我很驚訝,急忙請教解釋,他笑著說:潘字裡有水、有田、又有米。我茅塞頓開,當即體會到了漢字的奧妙;此後,我越發喜歡漢字,覺得漢字是最美,最有意思的文字!

        最令我難忘的一件事是關於方言牌。為了普及講國語的習慣,學校運用方言牌,除了上越文課的時候。從四或五年級開始,每班有一個牌,每天第一位講越語的同學就要持著方言牌,然後若聽到別的同學講越語就傳遞給二位,一直傳到放學前,最後持著方言牌的同學就被罰留堂;放學時全校學生在操場集合時,老師就讀被留堂學生的名單。我被選為我們班方言牌的負責人,無形中當了班裡的警察,為此我得罪了不少同學,並遭遇到許多同學的冷眼。有一天下午,我漏口說了兩個越文字,當即成了當天最後持方言牌的同學,我的名字被讀出來了,我被留堂了,丟臉極了。所幸壞事變好事,同學們對我的態度恢復如初的友善,耿耿於懷的心事解開了,甚感安慰。留堂時我深深的體會到被留堂的難堪,覺得方言牌的方法太嚴格,可是現在回想,正是方言牌的辦法使我們養成了同學間講國語的好習慣,令同學們都能說一口流利的國語。

        我還記得學校常組織的多項比賽活動,有跳繩、乒乓球、籃球、唱歌、合唱等。還有學校常組織的郊遊活動,有去寶龍山、Lồ Hồ 瀑布、頭頓海灘等。有一年為了準備校慶,我有機會向何惠明老師學了劍舞、向黃燕老師學了竹桿舞和絲巾舞、、、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回憶的事兒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這一系列豐富的學習生活中,我們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,老師和同學間就這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這份情永留在我心中。1974年夏,我依依不捨地跟隨著父母親離開育德中學。離開前同學們給我在歌簿上抄歌、在紀念簿裡留言,有些同學還給我畫畫,至今我還完好地保存著。

        光陰似箭,歲月如梭,轉眼間45年過去了,那些美好的記憶一路陪伴著我。偶爾我打開歌簿來吟唱熟悉的舊歌,翻開紀念簿來閱讀真摯的留言,我的心總是暖暖的,往事回味無窮!

寫信給潘麗娟,請按 此。

Copyright © 2008-2018 www.ducducbienhoa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